季新杰:平常心战 05 后,游泳是我的日常工作
2025 年 9 月 7 日傍晚,全国游泳锦标赛男子 200 米自由泳决赛的电子计时器定格在 1 分 46 秒 48。当 1997 年出生的季新杰触壁转身时,看台上的掌声混合着惊讶 —— 这位即将年满 28 岁的老将,在一群 "05 后" 小将的包围中,再次将金牌挂在了脖子上。领奖台上,他没有年轻人的雀跃,只是平静地整理着泳衣,仿佛刚完成一份普通的日常工作。

这份 "工作",季新杰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。小学三年级时,烟台水上运动学校的教练肖梅在体测中发现了这个手长脚长的男孩,"当时他在一群孩子里像只小仙鹤"。从此,每天清晨五点半出现在泳池边,成了季新杰生活的固定节奏。2015 年青运会 200 米自由泳夺冠时,18 岁的他还带着少年人的青涩,面对镜头直言 "想成为孙杨那样的选手"。那时的他不会想到,这条泳道会通向巅峰,也会坠入低谷。
2021 年东京奥运会后,季新杰经历了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时期。他在奥运赛场未能晋级决赛,紧接着的全运会选拔赛成绩惨淡,甚至萌生退意。"所有人都希望你赢,可我连自己都快相信不行了。" 他在后来的采访中回忆道。是教练金浩的一句话点醒了他:"游泳不是只有金牌,把每天的训练做好,就像工人打磨零件,专注本身就是价值。" 那段时间,他调整训练计划,从基础动作矫正开始,把每个划水动作拆解成 "工作流程",就像白领整理报表一样认真。
这种职业化的心态在 2024 年迎来收获。巴黎奥运会男子 4×100 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,季新杰游第二棒时顶住压力,帮助中国队以 3 分 11 秒 28 获得第四名,创造了该项目奥运历史最佳成绩。电视机前,他的父亲季松握紧的拳头终于松开,母亲则红着眼眶给儿子发了条短信:"今天的班加得漂亮。" 而在更早的多哈世锦赛上,他与队友合作拿下男子 4×100 米、4×200 米自由泳接力和男女混合接力三枚金牌,让世界看到中国男子游泳的传承力量。
xc体育,XCSport官方平台,xc-sports,xcsports,www.xc.com面对 "05 后" 选手的冲击,季新杰有着清醒的认知。2025 年全锦赛决赛中,对手们的出发反应时普遍比他快 0.05 秒以上,这是年龄带来的生理差距。"他们恢复得比我快,昨天练强度今天就能满血复活,我得花两天调整。" 但他有自己的优势:决赛中每个 50 米的划次稳定在 18 次,转身时间比预赛缩短 0.3 秒,这些靠经验积累的细节,正是他口中 "职业素养" 的体现。赛后他坦言:"赛前感觉身体疲劳,但就像上班遇到难题,不能撂挑子,得想办法解决。"
这种把竞技体育当职业的态度,源于他对游泳本质的理解。2017 年全运会时,他还在感慨与孙杨的差距:"从训练到动作细节,差得远呢。" 而现在,当 "00 后" 选手已经成为主力,他反而能淡然处之:"看到年轻人冒尖很欣慰,就像老员工看到新人成长。" 在山东队的训练基地,年轻队员常能看到季新杰在泳池边写训练笔记,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天的划水频率、转身角度,甚至水温变化对成绩的影响。
季新杰的职业哲学里,没有 "必须赢" 的执念,只有 "要做好" 的坚持。2023 年他无缘杭州亚运会时,没有抱怨选拔机制,而是把精力放在纠正肩部灵活性不足的问题上。通过针对性训练,他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得分从 16 分提升到 18 分,转身流畅度明显改善。这种专业精神让他在 2025 年春季锦标赛中再次夺冠,用成绩证明老将的价值。
如今的季新杰,已经学会与年龄和解。他不再追求孙杨那样的统治力,而是享受每个入水瞬间的专注。"刚入行时觉得游泳是追梦,现在明白更是份需要敬畏的工作。" 他笑着说。在山东队的更衣室里,他的储物柜贴着一张便签,上面写着:"检查装备、调整呼吸、专注划水 —— 今日工作清单。"
当年轻对手还在为奥运梦想焦虑时,季新杰早已把这份 "工作" 融入生活。训练之余,他会像普通上班族一样研究比赛录像,分析对手技术,甚至给年轻队员讲如何调整心态。"游泳教会我的不只是快,更是如何专业地对待每件事。" 他说这话时,窗外的阳光洒在泳池上,波光粼粼,就像他走过的二十多年泳道,平凡却闪耀着坚持的光芒。
2025 年全锦赛夺冠后,季新杰没有参加庆功宴,而是按惯例做了放松训练。出水时,他对教练说了句:"今天的活儿干完了。" 这句朴实的话,或许正是对 "体育职业化" 最好的诠释 —— 当热爱变成日复一日的专业坚守,平常心便成了最珍贵的奖牌。
发表评论